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汽车导购 > 正文

海归主编谈国外与汽车厂家关系

类别:汽车导购 日期:2015-6-17 1:52:27 人气: 来源:

  这个非本网站编辑撰写的“辣评”栏目向每一位汽车从业人员,如果你具备行业最深观察,可以把你“拨云见日”的文章发至邮箱,或者微博联系张然-Todd。我们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让你独具观点的文章展现在更多人面前。首期和本期作者仍是《TopDriver极驾客》联席执行主编王黎民,他有观点、有看点的“辛辣”点评是否会引起你的不适或者“哎呦”叫好,细细读完才知晓。

  之后,在双方人员在场的情况下,该车通过测试,而前一次测试的意外,也是个别车辆的个例,并非通病。后来Therry跟我说:和的关系非常重要,他们虽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,但很多时候还是会顾及情面。比如这次的ESP测试,如果平时没什么来往,可能内容就直接出刊了。

  一般厂方看到的报道偏负面,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询问事实。有一次在Therry一起开会,各部门汇报工作。其中公关部在讲上一周的报道合集的时候,说《Autocar》的记者在对比试驾中认为比雷诺Clio更有操控感。这时,总裁先生显然不太满意,询问着要不要给《Autocar》打个电话。这时,公关部老大急忙说:最好别打,英国都普遍认同福特车的操控性的。

  在英国,牛逼的是很烦被质疑的,因为他们本身的专业性毋庸置疑,客观性也很有保障。所以,深谙此道的公关经理提醒的很对,而作为法国人的Therry,显然还不太了解英国记者的脾气。如何理解汽车厂家与的关系,其实有很多可说的。中国的“Guanxi(关系)”在英国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词,和Kongfu一样。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在中国的“关系”和英文的Relationship之间画上等号。比如下面这个例子。

  《AutoExpress》(一本英国的汽车周刊)的前主编跳槽到日产英国的公关部,之后很长一段时间,日产的最新车型都能登上《AutoExpress》的封面,而且是独家。对于独家内容,英国视之为命根。我以前在《Autocar》实习的时候,中国的MG 5正好在国内试车,因为他们在中国当时没有联络人,所以非常希望拿到这辆车的试车报告和一手资料,数次拜托我在国内找联系人。这个时候,Relationship的作用就出来了。英国厂家会和关系好的进行独家的内容合作,提供独家信息,让在同行中显得更为出色。

  谁都不想读到千篇一律的内容,从目前国内纸质严重的同质化(无论是内容、形式、版面、还是观点),以及网站对于每个厂家大型发布会的综合报道,我们都能看到很多相似的地方。我在创刊《TopDriver极驾客》的时候,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跳出其他汽车的框架。一年多以来,“不同于其他汽车”已然是我们的第一大特征了。

  有点儿跑题。之前一直在解释英国厂家和的“Relationship”,可能我们感觉不可思议,这在国内本该是由钱来解决的问题。说实话,我刚来英国时,对这一切都表示怀疑。可能是国内的价值观是对一切都选择不信,但后来随着我对三观的逐渐认同,很多事情我都会选择去相信。有一次雷诺公关部的朋友Tom拿出当月的《AutoExpress》说:看,我们的车在他们封面大图上,这是我干的!我问:不是花钱买的?他皱着眉头摇摇脑袋,眼神中看不到迟疑,尽是单纯。

  英国是一个严谨的国家,在这个世界上,恐怕只有德更为谨慎。这一点在英国的人员素质上表现得非常突出。英国的很多品牌公关告诉我,欧洲最懒的记者都来自意大利、西班牙等,也就是所谓的“欧猪五国”,他们非常乐意直接使用新闻稿,而英国、的记者,一下飞机就问:车在哪?啥时候能开?

  说道记者和公关,也是个有意思的事情。很多中国的公关抱怨说国内记者太大牌,但这个我实在不是在为自己的行业,国外的记者也大牌,甚至更大牌,很多公关说到这个都会,比如我就听见过有人跟我吐槽:Jeremy?他以为他是啊!不过TopGear的这位老兄全球拥有亿万粉丝,当年有这么多么?

  今天先写到这里,关于与厂家的关系,这个话题下一次我们还会继续讨论。有一点得肯定,下面的内容将更有意思。

关键词:轿车情报杂志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CopyRight 2002-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